查看: 47942|回复: 0

[基础知识] X光、CT、MRI、PET-CT在骨髓瘤诊断中的意义

[复制链接]

173

主题

177

帖子

169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96
发表于 2019-8-13 16: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本帖最后由 MM资料室 于 2019-8-13 16:19 编辑

在了解X光、CT、MRI、PET-CT在骨髓瘤诊断中有什么意义之前,先来看看这4种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到底有什么不同。



看来,这几种影像检查是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啊。回到正题,X光、CT、MRI、PET-CT在骨髓瘤诊断中意义何在。

▊ X光片在骨髓瘤诊断中的意义


全身X线摄片可发现大部分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质疏松、溶骨性骨质破坏、病理性骨折,可发现骨源性软组织肿块,但是只有于骨组织流失≥30%时才能从X线上显示出来,因此小部分患者由于骨质破坏程度较轻,在X线上可能无异常。因此当X线摄片正常而患者局部骨痛明显时可进一步行CT、MRI甚至PET-CT检查来评估、确认。

此外骨骼X线显示的是永久性损坏,不能判断有没有骨髓瘤活性。由于X线有放射性,一般不作为常规来随访。
如果免疫球蛋白、尿轻链等实验室检查证实疾病进展时可复查骨骼X线来评估有无新发的骨质破坏。

如果患者出现新部位的骨痛症状需要局部复查X线,明确有无新出现的溶骨性破坏或病理性骨折。

如果没有新发骨痛则可以半年复查一次。

虽然目前CT、MRI、PET-CT等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但X线仍有其优势,价格低廉、能发现大部分骨质病变,因此仍然在骨髓瘤诊断中作为首选。


▊ CT在骨髓瘤诊断的意义

CT的优势在于高分辨和清晰的横断面成像,较X线更早显示骨质的细微破坏和骨质疏松,因此当X线不能明确诊断或有症状的患者如X线检查阴性时可进一步用CT来证实,尤其肋骨、胸骨、肩胛骨等部位的病灶。

CT可用于明确髓外病变的部位、范围以及CT引导下组织活检,能监测髓外软组织肿块对治疗的反应。对于体内有金属制品,如心脏起搏器、耳蜗植入体(助听装置)、金属义眼和老式的动脉瘤银夹等不能做MRI检查的患者可以行CT检查。但由于价格和辐射等原因仍不推荐所有患者的治疗随访进行常规化的CT扫描,此外增强时所需要的造影剂可能造成骨髓瘤患者肾功能不全,因此一般只做平扫。

▊ MRI在骨髓瘤诊断中的意义

MRI(磁共振成像)利用人体内原子核固有的自旋特性,在外界射频场的作用下产生磁共振,这种成像对人体无损伤、无放射性。

MRI能检出X线、CT不能发现的病灶,尤其是软组织病变,如有无脊髓压迫、神经根压迫、是否存在髓外软组织病变、头颈部浆细胞瘤等具有重要的优势。MRI还能评估心脏淀粉样变性、各部位的轻链沉积等。但MRI对判断骨的骨髓瘤活性有滞后性,价格更昂贵,对于体内有金属物品,如心脏起搏器、耳蜗植入体(助听装置)、金属义眼和老式的动脉瘤银夹等不能做MRI,每次检查需要30~60分钟来完成,并且一次检查覆盖的区域有限,因此MRI也不作为骨髓瘤常规的检查方法。

PET-CT目前在骨髓瘤诊断和疗效判断中的意义

PET-CT一次扫描可获得PET、CT及PET与CT的融合图像,CT提供的解剖信息能准确地与PET功能图像匹配,从而一次扫描即可以发现全身病变,SUV值(标准摄取值)可以反映病灶的活性。因此PET-CT用于骨髓瘤的目的有:

了解骨骼病变的大小、数目及病变的SUV值;

了解髓外病灶的大小、数目及病变的SUV值;

发现其他疾病如感染等。

目前诊断孤立性骨髓瘤需通过全身PET-CT来确定是否真正孤立性改变。

PET-CT也有其缺陷,对胃肠道病变不敏感,炎症或骨折或用过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均可能导致假阳性。价格昂贵,在国内尚未纳入医保范畴,需要自费,且耗时较长,因此不作为常规的检查手段。


以上,希望能对各位家人了解X光、CT、MRI、PET-CT在骨髓瘤诊断中的意义有所帮助。当然了,说的都是常规情况,具体选用何种检查手段,还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部位及检查的重点来做决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家门口的自习室,一起更深入的认识多发性骨髓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