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757|回复: 0

[药物资讯] 夏忠军教授:双特异性抗体治疗复发难治骨髓瘤的研究结果

[复制链接]

93

主题

93

帖子

92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24
发表于 2022-12-22 15: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淮安
本文来源:Htology血液前沿

骨髓瘤之家引用的目的是为了进行骨髓瘤相关医学研究、药物讯息传播。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予以删除。


2022 ASH

双特异性抗体(BsAbs)是一种新型免疫疗法,能够通过识别并结合肿瘤抗原,激活T细胞而靶向杀伤肿瘤细胞。目前,BsAbs已成为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中的研究热点,多项临床研究中BsAbs也显示出了令人鼓舞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2月中旬刚刚结束的2022年第64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公布了多项BsAbs治疗RRMM的研究结果,本期,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夏忠军教授将带领我们来学习这些内容。


BCMA/CD3双特异性抗体

Elranatamab

Oral 158:Elranatamab, a BCMA Targeted T-Cell Engaging Bispecific Antibody, Induces Durable Clinical and Molecular Responses for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agnetisMM-1研究旨在探索Elranatamab治疗三重难治RRMM的剂量、安全性和疗效(NCT03269136)。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共55例RRMM患者接受elranatamab单药皮下(SC)给药治疗,剂量范围为215~1000μg/kg,其中90.9%的患者为三重难治,23.6%既往接受过BCMA-靶向治疗。

中位随访12.0个月

疗效:

总有效率(ORR)为64%,%,CR/sCR为38%(21/55);先前接受过BCMA靶向治疗者ORR为54%(7/13)

中位起效时间36天

缓解持续时间(DOR) :治疗有效者(n=35)中,中位DOR为17.1个月

MRD:13名评估了MRD状态的CR/sCR患者中,100%(13/13)达到MRD阴性(敏感度 10-5)

中位无进展生存(PFS):11.8个月

安全性:

总体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发生率为87.3%。而通过预处理和预激(600µg/kg或44mg)给药后,在推荐剂量(1000µg/kg或76mg)治疗时CRS总发生率为67%,均为1-2级。

结论:Elranatamab 治疗RRMM可诱导持续的临床和分子学缓解,同时也显示出了良好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可控。




Oral 159: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ranatamab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Naïve to B-Cell Maturation Antigen (BCMA)-Directed Therapies: Results from Cohort a of the Magnetismm-3 Study

MagnetisMM-3研究旨在评估Elranatamab单药治疗RRMM的安全性和疗效(NCT04649359)。

此次ASH会议上报道了研究中队列A(先前未接受过BCMA-靶向治疗)的分析结果。截至2022年10月14日,队列A中共有123名患者接受了elranatamab治疗,其中31.7%的患者伴有髓外浆细胞瘤,三重难治和五药难治者分别为96.7%和42.3%。

中位随访10.4个月,中位elranatamab治疗持续时间为5.6个月。

疗效:

盲态独立评审委员会(BICR)评估的ORR为61.0%,CR/sCR为27.6%,≥VGPR为55.3%

中位起效时间1.2个月

DOR:中位DOR未达到,9个月DOR率为84.4%

PFS:中位PFS未达到,9个月PFS率为63.0%

MRD:评估了MRD状态的患者中,90.9%(13/13)达到MRD阴性(敏感度 10-5)

安全性:经2步预激给药后,CRS 和ICANS总发生率分别为56.3%和3.4%,且均为1-2级。

结论:Elranatamab 治疗三重难治RRMM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可诱导较深且持久的缓解,且耐受性良好。




Teclistamab

Oral 160:Teclistamab in Combination with Subcutaneous Daratumumab and Lenalidomide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Results from One Cohort of MajesTEC-2, a Phase1b, Multicohort Study

MajesTEC-2研究旨在评估BCMA/CD3双抗 (Teclistamab,tec)联合不同方案治疗RRMM的疗效和安全性(NCT04722146)。

此次会上报道了Teclistamab联合达雷妥尤单抗和来那度胺治疗(tec-dara-len)队列的分析结果。截至2022年10月17日,共32名RRMM患者接受了tec-dara-len联合方案治疗(tec 0.72mg/kg,n=13;1.5mg/kg,n=19)。

中位随访8.4个月。

疗效:

ORR为93.5%,≥CR为54.8%,≥VGPR为90.3%

中位至首次起效时间1个月;中位至≥CR时间为3个月。

DOR:中位DOR未达到

安全性:CRS发生率分别为81.3%,均为1-2级,未观察到ICANS。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感染较为常见(90.6%),但绝大部分为1-2级.

结论:tec-dara-len联合方案治疗RRMM可快速起效,且随着治疗的持续缓解深度逐渐加深,总体安全性良好。




Alnuctamab

Oral 162:Alnuctamab (ALNUC; BMS-986349; CC-93269), a B-Cell Maturation Antigen (BCMA) x CD3 T-Cell Engager (TCE), in Patients (p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RRMM): Results from a Phase 1 First-in-Human Clinical Study

本1期临床研究旨在探索Alnuctamab治疗RRMM的剂量、安全性和疗效(NCT03486067) 。

截至2022年9月28日,共70例RRMM患者接受了Alnuctamab(ALNUC)静脉(IV)给药治疗, 68例患者接受ALNUC 皮下给药(SC)治疗。

疗效:

IV组:中位随访8个月,ORR 为39%,中位DOR 33.6个月。

SC组:中位随访4.1个月,三重难治占63%,,五药难治占28%;总人群ORR为53%,≥VGPR 为40%;<30mg剂量组,ORR 41%,≥VGPR为34%;30mg剂量组,ORR为65%,≥VGPR为46%。中位DOR未达到

安全性:

IV治疗组:所有等级和3/4级TEAE发生率分别为94%和64%;CRS发生率为76%,其中4例为3级,1例为5级。

SC治疗组: 所有等级和3/4级TEAE发生率分别为90%和68%;CRS和ICANS发生率分别为53%(36/68)和3%(2/68),均为1-2级。

结论:Alnuctamab治疗RRMM显示出了较持久的疗效,延长了PFS。SC给药与IV给药相比,可降低CRS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ABBV-383

Poster 1919:A Phase 1 First-in-Human Study of Abbv-383, a BCMA × CD3 Bispecific T-Cell–Redirecting Antibody, As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本1期临床研究分为剂量爬坡(ESC)和剂量扩展(EXP)两个阶段,旨在探索BCMA/CD3双抗Abbv-383治疗RRMM的安全性、RP2D和临床疗效(NCT03933735)。

截至2022年8月16日,共174名受试者(40mg,n=55;60mg,n=61)接受治疗,其中三重难治占80%,五药难治占34%。

中位随访6.8个月(40mg组,3.5个月;60mg组,12.7个月 )

疗效:

总人群:ORR为56%,≥VGPR为42%40mg组:ORR为58%,≥VGPR为35%;60mg组:ORR为61%,≥VGPR为53%

中位至首次起效时间0.7个月。

DOR:总人群中位DOR19.4个月,12个月预计DOR 64.3%

PFS:总人群中位PFS 9.7个月,12个月预计PFS 44.7%

安全性:所有等级和3/4级TEAE发生率分别为99%和71%。总人群CRS发生率为60%,其中2例(1%)≥3级;6例患者报道了ICANS(40mg和60mg组各3例,其中60mg组1例为3级CRS。

结论:ABBV-383 单药治疗RRMM 患者总体耐受性较好,且疗效较为持久。




REGN5458

Poster 4555:Updated Safety and Efficacy of REGN5458, a BCMAxCD3 Bispecific Antibody, Treatment for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A Phase 1/2 First-in-Human Study

LINKER-MM1研究旨在探索Linvoseltamab(REGN5458)治疗RRMM的安全性和疗效(NCT03761108)。截至2022年9月1日,共入组252例RRMM患者,其中三重难治占81%,,五药难治占37%。中位随访3.2个月。

疗效:

ORR:推荐剂量(200mg)组:ORR为64%,≥VGPR为45%

中位起效时间:50mg组,0.77个月;200mg组,0.95个月。

MRD:评估了MRD状态的CR/sCR患者中,1期阶段和2期阶段MRD阴性率(敏感度10-5)分别为47%和60%

安全性:所有等级和≥级TEAE发生率分别为98%和77%。总人群CRS发生率为44%,其中1%为≥3级。感染发生率为54%,其中29%为≥3级。

结论:Linvoseltamab在先前接受过多线治疗的RRMM患者中显示出了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控,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GPRC5D/CD3双特异性抗体

Talquetamab

Oral 157:Talquetamab, 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amily C Group 5 Member D x CD3 Bispecific Antibody,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RRMM): Phase 1/2 Results from MonumenTAL-1

MonumenTAL-1研究旨在评估GPRC5D/CD3双抗(Talquetamab)治疗RRMM疗效和安全性 (NCT03399799/NCT04634552) 。

截至2022年9月12日,共143例患者接受了0.4mg/kg(QW)剂量治疗,145例患者接受了0.8mg/kg(Q2W)剂量治疗,其中0.4mg/kg(QW)剂量组三重难治和五药难治者分别为74.1%和29.4%,0.8mg/kg(Q2W)剂量组三重难治和五药难治者分别为69%和23.4%。

中位随访时间:0.4mg/kg(QW)组,14.9个月;0.8mg/kg(Q2W)组,8.6个月。

疗效:

ORR:0.4mg/kg(QW)组:ORR为74.1%,≥VGPR为59.4%;0.8mg/kg(Q2W)组,ORR为73.1%,≥VGPR为57.2%;

中位起效时间:0.4mg/kg(QW)组,1.2个月;0.8mg/kg(Q2W)组,1.3个月。

中位PFS:0.4mg/kg(QW)组,7.5个月;0.8mg/kg(Q2W)组,11.9个月

中位DOR:0.4mg/kg(QW)组,9.3个月;0.8mg/kg(Q2W)组,13.0个月

安全性:最常见的AEs为CRS,皮肤相关事件,指甲相关事件及味觉障碍,多为1-2级。0.4mg/kg(QW)组和0.8mg/kg(Q2W)组所有等级CRS发生率分别为79.0%和72.4%,3/4级CRS发生率分别为2.1%和0.7%;所有等级ICANS发生率分别为10.7%和10.1%,3/4级ICANS分别为1.6%和1.8%。因AE停药率较低(0.4mg/kg(QW)组,4.9%;0.8mg/kg(Q2W)组,6.2%)

结论:Talquetamab治疗先前接受过多线治疗的RRMM患者ORR>70%,中位DOR≥9个月;总体安全性良好,因AE停药率低。



RG6234

Oral 161:RG6234, a GPRC5DxCD3 T-Cell Engaging Bispecific Antibody, Is Highly Active in Patients (p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RRMM): Updated Intravenous (IV) and First Subcutaneous (SC) Results from a Phase I Dose-Escalation Study

本1期剂量爬坡研究旨在评估GPRC5D /CD3双抗(RG6234)单药治疗RRMM的安全性 (NCT04557150) 。截至2022年10月12日,RG6234静脉(IV)给药和皮下给药组分别有51例和57例患者数据纳入分析,绝大部分为三重难治患者(IV组:62.0%;SC组:71.9%)。

中位随访时间:IV组,11.6个月;SC组,8.0个月。

疗效:

ORR:IV组:ORR为71.4%,≥VGPR为59.2%;SC组,ORR为63.6%,≥VGPR为52.8%;

中位起效时间:IV组,1.4个月;SC组,1.6个月。

中位DOR:IV组,10.8个月;SC组,12.5个月

安全性:最常见的AE为CRS(任意等级:IV组:82.4%;SC组:78.9%),≥3级CRS少见(IV组:2.0%;SC组:1.8%);ICANS样AE发生率低(任意等级:IV组vs SC组,0% vs 1.8%;≥3级:IV组vs SC组,0% vs 1.8%)。

结论:RG6234治疗RRMM患者中显示出了较好疗效,疗效可持续,总体不良反应可控。




FcRH5xCD3双特异性抗体

Cevostamab

Poster 1924:Enduring Responses after 1-Year, Fixed-Duration Cevostamab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Early Experience from a Phase I Study

GO39775研究旨在评估FcRH5xCD3双抗(Cevostamab)治疗RRMM疗效和安全性。

截至2022年8月22日,共18例患者完成了Cevostamab17个周期固定疗程的治疗(21天为1个治疗周期,17个治疗周期约1年),其中三重难治和五药难治者分别为77.8%(14/18)和66.7%(12/18)。中位治疗后随访9.6个月。

疗效:

18例完成17个周期Cevostamab治疗的患者中,17例(17/18)患者达到≥VGPR,其中8例达到sCR,3例达到CR;7例患者完成治疗后疗效持续≥12个月

15例治疗有效但因AE停药而未完成17个疗程治疗者中,10例在停药≥6个月后疗效仍持续。

安全性:Cevostamab可能增加感染的发生率。

结论:Cevostamab17个周期固定疗程治疗RRMM可为患者带来较为持久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探索。



结语

半个多世纪以来,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已取得了显著进展,随着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单克隆抗体和自体干细胞移植等疗法的临床应用,已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MM患者的疗效延长了生存。然而,目前MM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不可治愈的,复发、难治仍然是MM治疗中的难题。近年来,在RRMM领域特别是多重难治的患者群体中,针对B细胞成熟抗原(BCMA)、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C组5成员(GPRC5D)及Fc受体同源物5(FcRH5)等治疗靶点的BsAbs已在初步研究中显示出了令人欣喜的疗效。以研究开展最多的BCMA双抗为例, Elranatamab、Alnuctamab等单药治疗三重难治的RRMM患者ORR可达39%~64%,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CRS,但多为1-2级,总体安全性可控。同时,GPRC5D及FcRH5双抗也在早期临床研究中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BsAbs作为新一代的免疫疗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望成为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改善MM患者生存的又一利器。

专家简介


夏忠军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血液肿瘤科
中国医药教育学会骨髓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学会老年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姑息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预防医学会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UCOM联盟广东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州市医学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相关阅读:

一年上市数量超十年总和,双抗终于等到了黄金时代

全球首款BCMA/CD3双抗「teclistamab」获FDA批准上市


BCMA双抗年费近40万美元直追CAR-T,底气何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