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155|回复: 0

[专家观点] 天津血研所安刚教授:MM的预后因素及危险度分层

[复制链接]

173

主题

177

帖子

169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96
发表于 2021-12-9 18: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淮安
本文来源:血液科

骨髓瘤之家引用的目的是为了进行骨髓瘤相关科普知识传播。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予以删除。                                                                                   
为推动领域医生更好地掌握多发性骨髓瘤(MM)规范化全程管理的理论与临床知识,提高我国广大血液科医生对MM的诊治水平,造福广大MM患者。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紧密围绕多发性骨髓瘤的规范化全程管理相关学术内容,录制精品《多发性骨髓瘤青年医师培训视频教材》,区别传统单一的教学类视频。

此教材由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邀请领域内专家,联合CCMTV临床医学频道共同推出,本期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安刚教授带来MM的预后因素及危险度分层,期待您的关注!

视频点此观看☞观看视频

一、MM的预后因素

多发性骨髓瘤(MM)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绝大多数患者难以逃脱复发和难治的不良结局。好在新药开发非常迅速,MM的治疗已经进入了第二代新药和免疫治疗的时代。

多发性骨髓瘤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组生物学行为差别较大的异质性疾病。认识克隆的异质性有助于进行危险度分层,新药研发,使得个体化治疗成为可能。预后因素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筛选出高危的患者,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影响MM生存的预后因素

患者相关因素:

1)年龄是MM的重要预后因素,高龄患者生存明显缩短。临床工作中,需要对多发性骨髓患者进行年龄评估分层,最常用的指标是IMWG推荐的CGA评分,通过评估4个指标,即年龄、ADL(日常生活的能力)、IADL(日常生活使用器械的能力)以及(CCI)并发症指数对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

2)遗传学异常是MM最重要的预后因素。多发性骨髓瘤的遗传学异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超二倍体,一类为非超二倍体,各占40%左右,还有15%两者同时存在。多项研究证实,遗传学与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有明确的相关性。

3)其他,如LDH升高、循环肿瘤细胞、外周血浆细胞侵犯、浆细胞标记指数(PLCI)、髓外病变、NLR/PLR/MLR(分别代表肿瘤细胞对正常造血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二、危险度分层体系及评价

危险度分层体系

1)D-S 临床分期。是最早的临床分期,反映肿瘤负荷及疾病进程。肿瘤负荷较重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硼替佐米等新药的出现,使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病情迅速缓解,因此证明肿瘤负荷对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的影响并不是太大。

2)ISS/R-ISS临床分期。ISS临床分期是根据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水平,将多发性骨髓瘤分成预后差别较大的三期。但ISS分期存在不包含遗传学指标,以及β2微球蛋白同时受肿瘤细胞和肾功能影响等缺陷。R-ISS临床分期是ISS分期与遗传学指标融合后形成的。


3)Mayo clinic:mSMART 3.0模型。对高危多发性骨髓瘤的定义过于宽泛,导致高危多发性骨髓瘤的比例过高。


目前的临床分期不能包含所有的危险因素,如循环肿瘤细胞、髓外病变等。因此还需要探索新的更适宜的临床分期。


动态预后指标——治疗深度

随着新药的使用,MM治疗反应率逐步提高。研究发现,治疗深度可以转化为生存优势。临床试验表明,MRD阴性相比CR预测生存更为准确,MRD阴性可明显延长患者PFS和OS。DFCI/IFM2009等临床试验表明,不论何种方式获得的MRD阴性,都可以转化为长期生存

总结:

多种因素可以影响MM患者的预后;

基于危险度分层的个体化治疗,可望提高疗效,降低治疗相关毒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家门口的自习室,一起更深入的认识多发性骨髓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