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588|回复: 0

[药物资讯] 皮下注射剂型!CD38单抗isatuximab在中国启动3期临床

[复制链接]

93

主题

93

帖子

92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24
发表于 2022-12-21 11: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淮安
本文来源:医药观澜

骨髓瘤之家引用的目的是为了进行骨髓瘤相关医学研究、药物讯息传播。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予以删除。


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官网最新公示,赛诺菲(Sanofi)已经启动一项isatuximab注射液(皮下注射)的国际多中心(含中国)3期临床研究,针对的适应症为多发性骨髓瘤(MM)。公开资料显示,isatuximab是一款抗CD38单克隆抗体,此前该药的静脉注射剂型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某些复发性MM患者。本次启动临床的是该药的皮下注射剂型与静脉注射给药相比,皮下注射具有给药时间短、可提高患者依从性等优势

截图来源: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

CD38抗原于1980年被发现,是一种II型跨膜糖蛋白。CD38的配体为CD31,CD38与配体CD31相互作用,在调节细胞迁移、受体介导的粘附以及信号传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发现,CD38在大量恶性血液癌症中高度表达,特别是在多发性骨髓瘤等癌症中这使CD38成为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性抗体药物的开发靶点

Isatuximab是一种单克隆抗体,可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上表达的CD38受体特异性结合。它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发挥作用,包括程序性肿瘤细胞死亡(细胞凋亡)和免疫调节活性。

在isatuximab皮下制剂开发方面,赛诺菲此前已与药物递送技术创新公司Enable Injections合作,以推进该产品皮下给药的开发,目标是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独特治疗体验。今年3月,赛诺菲宣布和黑石生命科学(Blackstone Life Sciences)达成一项战略性合作。根据合作协议条款,黑石生命科学将支付高达3亿欧元,用于加速全球关键性研究和临床开发项目,以评估isatuximab皮下制剂配方用于治疗MM患者。


根据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赛诺菲本次在启动的是一项随机、开放、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的中国部分,该研究旨在比较isatuximab皮下给药静脉给药联合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治疗复发和/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成人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的中国部分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路瑾博士担任主要研究者。
此前,isatuximab静脉给药剂型已在海外获批(英文商品名为Sarclisa)。其中,它于2020年3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与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Pd方案)联用治疗成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这些患者至少接受过两种前期疗法,包括来那度胺和蛋白酶体抑制剂。2021年4月,该药再次获得FDA批准与卡非佐米和地塞米松(Kd)标准治疗联用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这些患者已经接受过1-3种前期治疗。

在名为ICARIA-MM的3期临床试验中,isatuximab与Pd方案联用,与对照组相比将患者的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降低4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1.53个月 vs 6.47个月)和总缓解率(60.4% vs 35.3%)也得到显著改善。在另一项名为IKEMA的随机双盲、开放标签3期临床试验中,isatuximab与Kd标准治疗联用将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45%,且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也得以延长。

多发性骨髓瘤是由于骨髓中的浆细胞癌变而导致的血液癌症。异常浆细胞在骨髓中聚集,在身体多处骨骼产生肿瘤。这些细胞不但不能行使正常功能,它们产生的抗体还会导致骨髓无法生成健康的血细胞。癌变的浆细胞会影响正常血细胞的生成,导致血细胞指数下降、骨骼损坏和肾脏损伤。尽管近年来MM的治疗取得了诸多进展,但是多数MM患者仍然面临着复发或者耐药的问题,威胁着患者的生命。

希望这款isatuximab皮下注射剂型在临床研究中进展顺利,早日为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选择。


相关阅读:

Isatuximab:第二款多发性骨髓瘤CD38抗体,在美上市

提供交通住宿费,Isa单抗临床试验招募复发难治骨髓瘤患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