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丈人70岁,发现生病说起也是个偶然,去年四月份因肋骨的陈旧伤在本地入院(几年前干农活时导致一处肋骨骨裂,没有及时休养形成反复的陈旧骨伤),拍片后医生应该是根据形态判断已经不是一般的骨伤了,怀疑骨肿瘤啥的,然后后面手术取样活检、免疫组化、PT-ct,直至最后骨穿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轻链γ型。其实当时想想他本人还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病症,大概也就是胃口不好和体重下降、夜尿多,所以要不是肋骨问题还没往大病方面去考虑。确诊后本地医生给开了初治疗方案:地塞米松+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另外还加了地舒单抗之类护骨和抗感染的辅助药物,三个多月后复查疗效不好,随后我们跑了华西,改了改方案,本地把环磷酰胺换成来那度胺,华西又加了促红针,这样直到前一阵去成都中医附院做第二次复查,(因为考虑到西医辅助药物的副作用太大,打算用用中医进行调理),复查结果依然不理想,并且老丈人对来那度胺反应严重人非常难受,医生就给换了泊马度胺,同时还说两个大疗程下来证明硼替佐米也没有产生作用,换了卡非佐米,目前的方案是地塞米松(减量)+卡非佐米+泊马度胺,配合辅助药物,但作为家属也增加了一个担忧,那就是费用问题,更换的新药都不便宜,大概如果能够报下来一个月至少也是几大千,况且后面坏的结果有可能还要换方案,估计只能上单抗双抗类更贵的药物了。反正目前就是走一步算一步,咬牙先治疗着。我们大概就这样个情况。
另外,我其实一直在思考病因,网上查出来的多发性骨髓瘤病因很多但都不明确。老丈人一生务农,六十多岁了还身强力壮能够干些体力重活,生活上也并没有不良嗜好习惯,就这么平白无故摊上这种病,思来想去我感觉唯一能够有些关联的应该就是往前最近些两三年,老丈人做的CT检查很频繁,因为他身体上的些小毛病,本地跑了多家医院做检查,几乎一去就上CT,CT的辐射危害我了解过,一般的说法是一年不超过两次无大碍,但老丈人应该是不止两次了,只是猜测。还有就是疫苗?说出来仅供大家参考分析,可以的话一起探讨,毕竟平白无故生这样的大病,心理上谁也想不过。谢谢各位病友及家属,望共度患难历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