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03|回复: 0

论如何合法合规给医护人员“送感谢” =)

[复制链接]

27

主题

69

帖子

471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71
发表于 2024-9-9 23: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这篇是之前医师节的存货,感觉里面的内容还是集合了很多病友群里大家的智慧和欢乐,因此不想埋没,还是在APP上也重发存一下 =)


医师节:多一点感谢与理解(内附合法“送感谢”小攻略)
每年的8月19日是中国的医师节,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我们向那些在医疗战线上辛勤工作的医生们表达感谢的时刻。
作为患者,无论是刚确诊面对未知病痛的无助,还是持续治疗过程中的焦虑,都需要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以缓解负面情绪,并鼓起勇气和病魔战斗。在目前比较特殊的医患关系中,我们更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理解并与医护人员良好相处,构建一个互相信任和尊重的医疗环境。
首先,血液科的医生和护士承担着巨大的职业压力和责任。每一次去门诊大厅,看着人头攒动的患者队伍,永不停歇的叫号提示音....不得不感慨,整个就医过程,对患者和医护都是身心极大的考验。他们不仅要面对繁重的工作,还要处理复杂多变的病情和紧急情况。理解这些背景,有助于我们在就医过程中对医生多一些包容和体谅。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和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护理。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健康,还能在就医时更有效地与医生沟通。例如,了解一些常见的医学术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症状,理解医生的诊断和建议。多了解一点知识,少一点沟通障碍
同时,我们可以积极主动与医生沟通。准备好就诊时的问题和症状描述,尽量详细和准确地向医生反映自己的病情,有助于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力求问题简洁明了,不要问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的问题。
此外,我们要认识到医生并非万能,有时也会遇到无法立即确诊或治疗效果不显著的情况。这并不意味着医生不专业或不负责。医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有很多未知和不可控的因素。需要保持耐心和信任,与医生合作,共同寻找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我是本篇重点内容开始的分割线------------------
最后,让我们尝试表达对医生的感激之情。一个简单的“谢谢”或是一次真诚的赞扬,都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和支持。在这里,我们也整理了一下群友集思广益的感谢小妙招:

1) 锦旗
锦旗是中华民族送感谢的传统艺能,完全合规合法..大家常说送锦旗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注意遣词用句,不落俗套,不要重复,但我们认为只要实事求是,真心实意,医护也一定能感受到送锦旗患者的这一份诚心。
据病友反馈,一般门诊送锦旗可能医生会不太好意思,若出院的时候,同时将锦旗送至病房会更好一些。锦旗一定要亲自送,千万不要通过快递,毕竟这是属于一种生活的仪式感,当面致谢也是对医护的一份尊重。另外,如果医护人员愿意,也可以尝试一起拍照留念。毕竟医护陪伴我们患者战斗多时;短暂的胜利留念,也能让大家在漫长的战役中,获得一点点快乐。
2) 感谢信
感谢信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尤其是如今一切电子化的时代,手写的感谢信,更能体会到患者的诚恳。如果在病区感谢信不知道如何投递,也可以尝试向医院的公众号或者12345平台进行投稿,是对医生们的一份肯定,也能让真正敬业,救死扶伤的医生们的辛勤工作能被院方看见。

3) 蓝黑水笔花束
历来,送花束的病友不少,但是最近听说流行起在花束中加上蓝黑水笔....由于科室用笔量巨大,是医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极易丢失,且医生们太忙碌的时候往往不记得拉在哪个角落..因此听说带有蓝黑水笔的花束可能会因为其实用性而更加受到欢迎。

中华民族是内敛的民族,很多人可能日常生活中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情。看了以上病友们的“送感谢”攻略,是否能您带来一点小小的鼓励?在医师节这一天,让我们勇敢地向所有辛勤工作的医生们,致以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