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回复: 0

如何成为医生最好的“战友”?高效医患沟通指南请你查收

[复制链接]

211

主题

215

帖子

203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36
发表于 昨天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淮安

确诊骨髓瘤后,我们的家庭仿佛被卷入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在震惊与恐惧中,我们面对的还有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医疗系统:主治医生、住院医生、护士、药剂师……如何与掌握着专业知识的医护团队进行有效沟通,成为影响治疗决策质量、甚至治疗结果的关键。

医患关系不是“顾客与服务者”,而是“战友与盟友”。医疗团队和患者们都拥有共同的目标:战胜疾病

这份“指南”将帮助我们患者/家属成为医生眼中专业、靠谱、高效的“盟友”,从而获得更优质的治疗体验。(感觉也是送给医生们的礼物呢)

快拿好小本本记下来!


01
核心基石:建立信任与尊重的合作关系

首先,相信和尊重医生做出的建议大都是基于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旨在为我们患者争取最佳利益。即使有疑问,也应以请教和探讨的方式礼貌提出,而非一昧质疑和挑战。
其次,我们需要坦诚透明,毫无保留地告诉医生所有健康相关信息,包括:
• 全部病史:不仅是骨髓瘤相关,也包括所有基础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过敏史、传染病史等以往的医疗记录。

所有用药清单: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中药、保健品甚至偏方。

真实感受:疼痛、恶心、焦虑、抑郁、经济困难、家庭顾虑等。不要“硬扛”,这些信息对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期望与价值观:我们就医最看重的是什么?是追求最激进的深度缓解方案,还是更注重生活质量和治疗之间的平衡?请让医生了解患者真实的想法。

保持耐心,理解局限:医疗资源紧张,医生可能非常忙碌。门诊时间有限,沟通可能需要分多次进行。同样,不要“神化”医生。医学不是万能科学,存在不确定性,连医生也无法保证100%的成功。


02
实战技巧:让每次沟通都价值最大化

1) 沟通前的准备:不做“无准备的仗”

指定一名“首席沟通官”:家庭应指定一位主要决策人作为与医生沟通的核心接口,避免信息传递混乱或遗漏。

带上“就诊记事本”:用于平日记录症状变化,例如:患者身上出现了什么症状?何时发生?持续多久?严重程度怎样?这样沟通起来更清晰。

列出问题清单:将您所有的问题按重要性优先级列出来,最重要的问题放在最前面问,确保最需要得到解答的问题得到回音。

记录医生指示:记事本上同时记录医生的回答、医嘱和下一步治疗计划。

整理资料档案:按时间顺序分类整理好所有的检查报告(血常规,免疫固定电泳,血清游离轻链、M蛋白定量等)、影像资料(CT/MRI片子等)、出院小结等等,方便医生快速查阅。

2) 沟通中的艺术:倾听、提问与确认

学会有效倾听:听医生讲时,不要随意打断。注意抓住关键词和核心信息(如诊断名称、治疗方案选择、预期效果、主要风险、治疗费用等)。
许多医生会善用比喻,帮患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例如:

什么是骨髓瘤:把骨髓微环境比作一块“土地”,正常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是“好苗”,骨髓瘤细胞是“杂草”。化疗就像“除草剂”,好苗和杂草会一起被除掉,所以治疗后会有一段“青黄不接”的危险期(骨髓抑制),需要升白针、抗感染甚至输血支持

什么是化疗副作用:化疗药就像“炸弹”,在炸毁癌细胞这个“敌人”的同时,也可能误伤一些“平民”(正常细胞),导致脱发、恶心等其他副作用

学会精准提问:避免问“为什么会得病?”这类宽泛的问题,多问聚焦当前治疗的问题:

“这个治疗方案的目标是什么?(是治愈、控制还是缓解?)”

“相比其他方案,这个方案主要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治疗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有哪些?哪些反应是危险需要我们立即报告/去急诊的?”

“有什么临床试验适合我们吗?”

“根据我/我家人的情况,您推荐哪个方案?为什么?”

另外请注意,及时复述与确认:这是避免误解最关键的一步!

“医生,为了确保我理解正确,您的意思是:我们接下来先做A检查,如果结果是B,我们就采用C方案,对吗?”

“您刚才说的这个药一天吃三次,是随餐吃还是餐前餐后?”

如果条件和时间允许,请带上一位靠谱的“倾听伙伴”:两人四耳总比一人两耳强。一个人专心问,另一个人专心记,事后还可以互相核对信息(前提是靠谱的伙伴哈......)。

**小小提示:如果怕记不住,想要把医嘱录音下来反复学习的话,请事先告知医生并获得医生同意才可以哦!更推荐人工笔记本记录。

高效沟通的黄金法则

“黄金一分钟”: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患者最困扰的1-2个症状,让医生快速抓住重点。

“听不懂就问”:医生说了专业术语(如“CR”、“骨髓抑制”、“MRD”),可以询问:“对不起,这个词您能给我们打个比方解释一下吗?” 如果医生没有时间解释,可以把关键字记录下来,诊后再通过其他渠道了解(比如病友群,指南学习等)

“复述确认”:对于关键信息(如治疗方案名称、下次返院时间),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例如: “医生,我理解的是,我们下周三来住院,开始第一疗程的‘XX方案”治疗?”

3) 沟通后的跟进:确保执行无误

整理笔记:离开诊室后,立即和家人一起回顾整理笔记,明确“要做什么”、“谁来做”、“何时做”。

遵循医嘱:严格按照医嘱用药、进行检查和复查。如有任何困难(如忘记吃药、副作用无法忍受),不要自行调整,应立即联系医生或护士。

4) 建立“医患联络通道”

明确联系人:询问医生或护士,谁是主管医生?如何在工作时间联系到他/她?是去门诊还是病房呢?具体门诊时间/病房办公室时间?

利用线上工具:很多医院有官方App、小程序、公众号,可以通过这些渠道查看部分检查结果、在线咨询(适合非紧急问题),减少不必要的奔波。甚至有的第三方平台也有医生的联系方式......

紧急情况:务必问清医生,如果出现了哪些症状(如高热、严重出血)必须立即去急诊科,而非等门诊。



03
特殊场景的沟通策略

当获得坏消息时:允许自己和家人感到难过和震惊,给自己消化的时间。

可以请求医生“请给我们一点时间冷静一下”。情绪平静下来后,还是需要找回理性地问:“那么,基于这个新情况,我们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

当想寻求第二诊疗意见时:这是一个非常正常且合理的医疗行为,绝大多数专业医生都会理解。

**小小提示:每位医生的性格和喜好不一样,也有的医生不一定会喜欢听到病人大剌剌地问“您能再推荐一位相关专家我想去问问”这样的问题......

如何寻求第二诊疗意见:除了礼貌询问现在的主治医生,也可以私下通过病友等渠道进行了解

做好准备:携带所有完整的病历资料去见第二/第三位医生。

特别提醒
针对我们的医疗环境的实用建议

关于“红包”与“关系”:绝大多数正规医院禁止收红包。请相信,医生对患者的责任心与红包无关。给予医生最好的“礼物”,是患者和家属的信任、配合,以及按时复诊(实在要送个锦旗算了(✿◡‿◡))

关于“熟人介绍”:如果通过熟人找到医生,第一次就诊时,简洁提及:“我们是通过XXX介绍来的。”即可,随后立刻进入病情讨论,避免冗长的寒暄,浪费宝贵的专业时间(后面那么多人在排队呢......)

欲!快!动动手金手指!往朋友圈和各个病友群转发!




编辑、排版:Momo子 | 审核:天晴、雨泽
相关阅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家门口的自习室,一起更深入的认识多发性骨髓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