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923|回复: 1

多发性骨髓瘤的分型和分期

[复制链接]

235

主题

596

帖子

613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131
发表于 2022-11-3 20: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淮安
前几天之家收录了一篇IgG型、IgA型、IgD型、 IgM型...骨髓瘤的分型你了解区别吗?的文章,后来看到戚姐在群里“小心翼翼”地问Donna说:

“美女妹妹,以前只知道我们这病只分轻链重链,κ型λ型,IgG等,刚看了篇文章说IgD很少见,只有1.5%,我看我们群里这型号也不少,你们也是,我也是,还有好几个,这个分型不知道怎么回事?现在好像文章越看得过越有点胆小了。”

我一下子就意识到她是看了这篇文章里关于IgD型的描述:



这才觉得本来分享科普知识的目的不仅没达到,反而是造成了“恐慌”,真的是难为戚姐如此细心铺垫了那么多背景信息来发问了(对不起啊戚姐,给你带去了困扰),Donna的观点是这个描述不够中肯,太绝对了,在新药时代各分型已经基本没啥区别了。刚好昨天给她发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2年修订)时我又瞅了一眼,发现指南里对分型及分期也有相关描述,特摘抄如下:



分型

依照M蛋白类型分为:IgG型、IgA型、IgD型、IgM型、IgE型、轻链型、双克隆型以及不分泌型。进一步可根据M蛋白的轻链型别分为kappa(κ)型和lamda(λ)型。其中部分罕见类型临床特点如下:

1.IgD型骨髓瘤:1%~8%,我国患者发病率略高于国外报道,具有发病年龄轻、起病重,合并髓外浸润、肾功能不全、淀粉样变性等临床特征,95%为IgD lamda型。常规免疫固定电泳鉴定为轻链型时需警惕IgD型,疗效评估需要依赖IgD定量检测及血清游离轻链。

2.IgM型骨髓瘤:占MM不到0.5%,中位年龄为 65 岁。临床症状与非 IgM 骨髓瘤类似,常伴高黏滞血症、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需与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及其他可分泌IgM的淋巴瘤鉴别。常见的染色体细胞遗传学表现为 t(11;14),常有cyclin D1的表达,无 MYD88 L265P 基因突变。

3.IgE型MM:极罕见类型。IgE kappa型多见,常伴t(11;14),常转化为浆细胞白血病,预后较差。

4.双克隆型骨髓瘤:较为罕见,仅占<1%,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单克隆蛋白,包括不同的重链、不同轻链等表现。

5.不分泌型骨髓瘤:血清和尿液免疫固定电泳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呈阴性,但克隆性骨髓浆细胞比例≥10%。常以骨破坏起病。

6.寡分泌型MM:血尿中M蛋白鉴定阳性,但是M蛋白量小于可测量范围[血清M蛋白量<10 g/L、尿轻链<200 mg/24h、受累血清游离轻链(FLC)<100 mg/L]。

分期:

分期的话是按照传统的Durie-Salmon(DS)分期体系[6]和修订的国际分期体系(R-ISS)进行分期(表3、4)。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235

帖子

16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57
发表于 2022-11-17 10:41: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辛苦雨泽群主了,刚看到,不好意思,你为我们科普,我们一起探讨,了解得多了,自然对自己的毛病有深的认识和要注意的问题,感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