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疾病保险、医疗险、意外险、年金险......通过大量的案例不难看出,
当今的保险消费已经从过往的感性消费转变成理性消费,
越来越多的保险消费者
开始研究保险合同、查阅险种责任,
尽可能配置更加符合自身需求的保险。
这几年,谢女士通过70次的医疗理赔,
深刻体会到医疗险是普通老百姓“愿意买、买得起、用得上”的保险。
4年理赔70次获赔87万
理性选择备下“救命钱”
谢女士是一位典型的80后,睿智有主见。
参加工作后,她接触到了商业保险,
一番了解之后,
选择为自己和父母投保了众安保险的百万医疗险。
“缴费压力小,保险保障高。
对当时的谢女士来说,这是一份不错的选择。
2020年5月,谢女士的父亲不幸被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
首次住院治疗医保结算后还需自费10950元,
众安百万医疗险则快速赔付20950元(含重大疾病津贴)。
确诊至今,谢女士已为父亲申请理赔70次,总计获赔87万余元。
其中,后续化疗费用的理赔申请,最快仅5分钟便结案。
可以说众安百万医疗险“兜底”了谢女士父亲全部的医疗费用。
关键的是,医疗保险依然可以为他的后续治疗提供保障。
据悉,谢女士4年共计缴纳保险费合计6000元。
这些不幸中的万幸,都源自谢女士多年前的未雨绸缪。
2010年大学毕业不久,她就为自己投保了20万保额的重大疾病保险,
2019年又给自己和父母投保了百万医疗险。
投保时间较早,每年缴纳保费也不高。
这次父亲生病之后,谢女士觉得随着收入的增长,
自己也该再增加一些保额才能更安心。
随着保险的热度越来越高,
更多的人开始深入了解家庭保险的配置原则,
我们建议为家庭经济支柱最先购买保险,
以防遇到疾病和意外时收入中断而影响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
在经济支柱保障充足的情况下,再考虑为其他家庭成员购买保险。
成年人在购买保险时,
应优先考虑保障型保险,比如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等。
其次可以准备养老金,并为孩子教育做储备。
规划好了这些,再考虑购买年金类型的保险产品。
最后,在经济允许的范围内,应该配备足够保额,以便更好抵御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