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Danna丹娜 于 2024-1-13 07:45 编辑
最近20年来,
多发性骨髓瘤的新药越来越多,
患者的深度缓解率较前明显提升,
生存期大幅度延长。
然而,迄今为止,
我们仍无法治愈骨髓瘤,
几乎所有骨髓瘤患者终将面临复发进展。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规范化诊治”和“规范化复诊”,决不可“任性”。
所有的骨髓瘤患者及家属都希望
能通过临床治疗获得完全缓解CR。
然而,完全缓解≠治愈,
任何治疗策略都无法取得100%的深度缓解率,
尤其是复发难治阶段的骨髓瘤患者。
临床上,
无论初诊患者还是复发难治患者,
我们都无法预知其治疗效果,
也无法预知其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更无法预测治疗后将会在什么时间?
会出现疾病的再次复发进展。
就如同一个人,
他永远不知道10年后自己会发生什么事情。
因此,
郑重劝诫所有的骨髓瘤患者及家属,
重过程,轻结果。
把自己的精力集中于骨髓瘤的整个治疗过程。
我们应该对于整个治疗过程予以足够重视,
注意里面每一个细节,
才有可能排除掉其他因素
特别是人为因素对于临床治疗的干扰;
至于临床疗效,
还要看患者个体对于治疗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
这恰恰是不可预知的。
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人们常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也恰恰如此。
当大家看每个新药临床试验的数据时,
我们都会信心百倍;
然而,真实世界中,
我们拿同样的新药方案进行治疗,
患者的疗效往往不如那些临床试验的结果,
不良反应也比较突出。
这是因为,每一个临床试验,
都有严格的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
不是每一个骨髓瘤患者,都适宜入组临床试验的。
举个例子,
目前非常火热的CAR-T细胞治疗,
临床试验结果极为亮眼,令人振奋,
但大家注意:
相关研究极少纳入合并髓外浆细胞瘤的复发难治患者
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是有差距的,
不可同日而语。
即便采取目前最为豪华的新药组合,
没有办法保证每一位患者都能耐受,
没有办法保证每一位患者都取得理想的疗效。
前段时间,在长长久久之家的群里,
谈到MM患者和残留病MRD的问题。
众说周知,
获得持续残留病阴性的骨髓瘤患者预后更佳。
如前面说的那样,
我们没有办法预知患者的临床疗效,
也不能预测到何种新药组合,
可让某患者取得持续残留病阴性。
我们一直在努力追求最好的结果,
我们务必重视治疗过程的每一个细节;
事实上,通过临床治疗,
并非每一位患者都能如愿以偿;
即便临床疗效极佳,
我们也无法预测患者更为长远的所有事项。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所谓的“石头”,
就是目前现有的新药试验数据、主管医师的临床经验、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等。
一些患者以及家属特关心患者的预计生存期,
医生总是非常肯定地回答: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什么是“重过程”?
就是重视骨髓瘤的规范化诊疗和规范化复诊;
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细节;
警惕治疗中的经济毒性问题;
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我们必须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
尽可能排除外界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对于治疗的干扰
何为“轻结果”?
就是我们应该把精力放在治疗过程上,
不要整天盯着检查化验单的上上下下的小箭头。
总想着最佳的疗效,
却不重视治疗过程,
无异于“幻想”“空想”。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必须做到“务实”。
只有重视治疗过程,才是取得缓解的基石。
另外,很多病友该做移植却不做移植;
感情用事,不注意治疗中的经济毒性,
结果在疾病复发进展时,
无法承担后续的医疗费用;
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却不知尽快调整心态;
该按时复查,却不按时复查;
该按时维持治疗,却不按时维持治疗;
该注意饮食,却追求什么“食补”,
甚至胡吃海喝;
该按时作息,却偏偏和自己的生物钟作对;······
如此种种,试想一下,
如果不重视过程,
那“结果”大概率将会如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