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890|回复: 1

MM如何看检查单?

[复制链接]

276

主题

831

帖子

538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382
发表于 2024-1-14 22: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美国
当MM拿到一摞检查单,
虽然跟医生有过交流,
但仍然可能一头雾水。

我的治疗效果到底怎么样,
病情处于什么阶段,是稳定还是进展,
是不是又有了复发的苗头等,
心里七上八下。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作为骨髓瘤患者,对于自己的病情,
虽然不能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
通过简单的仪器就能一目了然,
但是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多掌握一些骨髓瘤检查指标的意义和作用,
做到心中有数,还是非常必要的,
不至于一拿到检查单
就心惊肉跳,草木皆兵。

最近我父亲3个月大检查,
那我们从患者家属的角度,
依据《多发性骨髓瘤NCCN诊治指南》,
把检查项目和结果结合起来,
系统了解一下骨髓瘤检查指标,
学习疗效评估的相关知识,
以及与复发相关的知识。

从传统的疗效标准,分为以下几点

1.完全缓解(CR):

血清和尿免疫固定电泳检查阴性,
软组织浆细胞瘤消失,
骨穿浆细胞<5%;

对仅依靠血清游离轻链检查(FLC)水平作为可测量病变的患者(比如寡分泌型、部分IgD ]除了满足以上CR标准外,
要求血清FLC的比值连续2次评估均恢复正常。

注意达雷妥尤单抗的使用可能会干扰IgG kappa型CR的判定。

2.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sCR):

满足CR的基础上加上FLC比值正常,
以及经免疫组化证实骨髓中无克隆性浆细胞。无骨髓病理,可以用敏感性达到10-4的多色流式细胞术监测骨髓标本无克隆性浆细胞代替。

3.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

血清蛋白电泳检查检测不到M蛋白,
但血清和尿免疫固定电泳检查仍阳性;
或M蛋白降低≥90%且尿蛋白<100mg/24h;

在仅依靠血清FLC检查作为可测量病变的患者,除了满足以上VGPR的标准外,还要求连续2次受累与非受累血清FLC之间的差值缩小>90%4.

部分缓解(PR):

1)血清M蛋白减少≥50%,24小时尿M蛋白减少≥90%或降至<200mg/24h;
2)如血清和尿中M蛋白无法检测,要求受累与非受累血清FLC之间的差值缩小≥50%;
3)如血清和尿中M蛋白及血清FLC均不可测定,并基线骨髓浆细胞比例≥30%时,则要求骨髓内浆细胞数量减少≥50%;
4)除上述标准外,如果基线存在软组织浆细胞瘤,则要求可测量病变最大垂直径乘积之和缩小≥50%。以上血清学和尿M蛋白指标均需连续2次评估,同时,应无新的骨质病变或原有骨质病变进展的证据。

5.微小缓解(MR)(仅用于难治/复发患者的评估):

血清M蛋白减少25-49%,
且24小时尿轻链减少50-89%。
如果基线存在软组织浆细胞瘤,则要求可测量病变最大垂直径乘积之和缩小25-49%。
溶骨性病变的数量和大小没有增加(允许压缩性骨折的发生)。

6.疾病稳定(SD):

不符合CR、VGPR、PR、MR及疾病进展(PD)标准。
同时,无新的骨质病变或原有骨质病变进展的证据。

7.疾病进展(PD):

符合以下一项即可(以下所有数据均与获得的最低数值相比):
1)血清M蛋白升高≥25%(升高绝对值≥5g/L)或M蛋白增加≥10g/L(基线血清M蛋白≥50g/L时)。
2)尿M蛋白升高≥25%(升高绝对值≥200mg/24小时)。
3)如果血清和尿M蛋白无法检出,则要求血清FLC受累与非受累FLC之间的差值增加≥25%,且绝对值增加>100mg/L。
4)如果血清和尿中M蛋白及血清FLC均不可测定,则要求骨髓中浆细胞比例升高≥25%,且绝对值增加≥10%。
5)出现新的软组织浆细胞瘤:原有一个以上的可测量病变最大垂直径乘积之和从最低点增加≥50%;或原有的≥1cm的病变其长轴增加≥50%。
6)循环浆细胞增加≥50%(在仅有循环中浆细胞作为可测量病变时应用,绝对值要求至少每微升200个细胞)。


1.M蛋白:M蛋白是浆细胞单克隆恶性增殖所产生的一种异常免疫球蛋白。定性及定量检测包括免疫固定电泳、血清蛋白电泳、24小时尿蛋白电泳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等。

2.免疫固定电泳(IFE)和血清蛋白电泳(SPE):免疫固定电泳用于定性检测,确定异常M蛋白的类型,或M蛋白有(阳性)/无(阴性)的问题。血清蛋白电泳用于定性和定量检测,确定M蛋白的含量。

注:某些医院的血清蛋白电泳检查仅给出M蛋白的比率,则需要根据下述公式计算M蛋白含量:血清总蛋白量(肝功检查)×M蛋白%=血清M蛋白含量

3.血清游离轻链(FLC)检测:检测体内是否存在克隆性浆细胞的检查方法,测定出血清中的游离轻链(未与重链结合成完整免疫球蛋白的轻链)κ和λ的量,并计算κ/λ的比率。如κ/λ的比率超出正常值范围,说明体内λ和(或)κ轻链量异常,可能存在克隆性浆细胞增殖。


M 蛋白(M-protein)由单克隆浆细胞/B 淋巴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尿液 M 蛋白也称为尿本周蛋 白。

与 M 蛋白相关的疾病包括:
多发性骨髓瘤(MM)、
冒烟型骨髓瘤(SMM)、
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 球蛋白病(MGUS)、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
AL 型淀粉样变性、孤立性浆细胞瘤(骨或骨外)、POMES 综合征、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相关肾损害(MGRS)等。

为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分 型、预后评估的标准之一
1.冒烟型骨髓瘤诊断标准之一:
血清 M 蛋白≥30g/L。
2.高危冒烟型骨髓瘤诊断标准之一:
血清 M 蛋白≥20g/L。
3.分型标准:依照 M 蛋白类型分为:IgG 型、IgA 型、IgD 型、IgM 型、IgE 型、轻链型、双克隆型以 及不分泌型。
进一步可根据 M 蛋白的轻链型别分为κ型和λ型。
4.传统的 IMWG 疗效标准之一:

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
M 蛋白降低≥90%且尿 M 蛋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6

主题

831

帖子

538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382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09:30: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从传统的疗效标准,分为以下几点
1.完全缓解(CR):
血清和尿免疫固定电泳检查阴性,
软组织浆细胞瘤消失,
骨穿浆细胞<5%;
对仅依靠血清游离轻链检查(FLC)水平作为可测量病变的患者(比如寡分泌型、部分IgD ]除了满足以上CR标准外,
要求血清FLC的比值连续2次评估均恢复正常。

注意达雷妥尤单抗的使用可能会干扰IgG kappa型CR的判定。
2.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sCR):
满足CR的基础上加上FLC比值正常,
以及经免疫组化证实骨髓中无克隆性浆细胞。无骨髓病理,可以用敏感性达到10-4的多色流式细胞术监测骨髓标本无克隆性浆细胞代替。

3.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

血清蛋白电泳检查检测不到M蛋白,
但血清和尿免疫固定电泳检查仍阳性;
或M蛋白降低≥90%且尿蛋白<100mg/24h;

在仅依靠血清FLC检查作为可测量病变的患者除了满足以上VGPR的标准外,还要求连续2次受累与非受累血清FLC之间的差值缩小>90%4.

部分缓解(PR):

1)血清M蛋白减少≥50%,24小时尿M蛋白减少≥90%或降至<200mg/24h;
2)如血清和尿中M蛋白无法检测,要求受累与非受累血清FLC之间的差值缩小≥50%;
3)如血清和尿中M蛋白及血清FLC均不可测定,并基线骨髓浆细胞比例≥30%时,则要求骨髓内浆细胞数量减少≥50%;
4)除上述标准外,如果基线存在软组织浆细胞瘤,则要求可测量病变最大垂直径乘积之和缩小≥50%。以上血清学和尿M蛋白指标均需连续2次评估,同时,应无新的骨质病变或原有骨质病变进展的证据。
5.微小缓解(MR)(仅用于难治/复发患者的评估):

血清M蛋白减少25-49%,
且24小时尿轻链减少50-89%。
如果基线存在软组织浆细胞瘤,则要求可测量病变最大垂直径乘积之和缩小25-49%。
溶骨性病变的数量和大小没有增加(允许压缩性骨折的发生)。

6.疾病稳定(SD):

不符合CR、VGPR、PR、MR及疾病进展(PD)标准。
同时,无新的骨质病变或原有骨质病变进展的证据。

7.疾病进展(PD):

符合以下一项即可(以下所有数据均与获得的最低数值相比):
1)血清M蛋白升高≥25%(升高绝对值≥5g/L)或M蛋白增加≥10g/L(基线血清M蛋白≥50g/L时)。
2)尿M蛋白升高≥25%(升高绝对值≥200mg/24小时)。
3)如果血清和尿M蛋白无法检出,则要求血清FLC受累与非受累FLC之间的差值增加≥25%,且绝对值增加>100mg/L。
4)如果血清和尿中M蛋白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