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之家引用的目的是为了进行骨髓瘤相关科普知识宣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予以删除。
目前,多发性骨髓瘤(MM)仍是不能治愈的疾病。近年来,随着新药不断问世及检测手段的提高,MM的诊断和治疗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规范化诊治也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
MM检测项目
MM常见的症状包括骨髓瘤相关器官功能损伤的表现,即“CRAB”症状[血钙增高(Calcium elevation),肾功能损害(Renal insufficiency),贫血(Anemia),骨病(Bone disease)]以及继发淀粉样变性等相关表现。
对于临床疑似MM的患者,应完成基本检查项目。在此基础上,有条件者可进行对诊断病情及预后分层具有重要价值的项目检测。
MM诊断与分期
MM是一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表现呈显著异质性的疾病,其诊断依据临床表现、细胞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我们将MM诊断标准归纳如下,供大家快速上手。
精确的预后评估与危险分层对于MM的精准治疗至关重要,在MM常用的分期体系中,Durie⁃Salmon 分期体系主要反映肿瘤负荷与临床进程;国际分期体系(ISS)和修订的国际分期体系(R⁃ISS)主要用于预后判断。
MM的治疗方案
近年来,MM的治疗发生了很大变化,新药的使用使得疾病已可达到分子学缓解,且缓解持续时间显著延长,少数患者甚至可获得治愈。随着治疗方式的不断改进以及不同作用机制的新药的应用,获得治愈的患者会越来越多,延长生存期也成为了可实现的目标。
新确诊MM患者应进行一系列检测以获得预后信息,根据其危险度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治疗策略,为个体的遗传异常提供定制的治疗策略以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和毒性。而对于复发难治或者原发耐药的MM患者,则更需要考虑更换联合用药方案,符合临床试验条件者,可进入临床试验。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2年修订)[J]. 中华内科杂志, 2022, 61(5):8. [2] 2022 CSCO 恶性血液病诊疗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