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关于群
一直以来在帖子评论和App私信里都会陆续收到很多想要加入微信群的口头申请,说实话真的没想到“微信群”好像成了一种稀缺资源,本来我自己都没觉得我们搭建的群有啥吸引力(一无大神二不活跃),实在担心大家进群后发现这个情况会有落差很失望,因为实在是怕管不好接不住啊。所以还是要感谢大家的支持与信任的,目前唯一能想到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微信群无法通过搜索而主动加入,所以反而显得稀缺?
话说回来,当一个病友或家属想要了解疾病信息时,除了常用的网页搜索外,加入互动交流更方便的微信或QQ群,已经成了获取、学习疾病知识更为直接的手段。但与此同时,很多药贩子团伙、江湖游医也浑水摸鱼潜伏其中,所以相较于可以主动搜索并申请加入的QQ群来说,为了给家人们提供更纯净的交流氛围。我们的微信群目前都是邀请制的,由群主或群成员邀请熟识的病友加入(群成员邀请需描述被邀请者信息经群主或管理员批准)。之前公众号文章末尾会附上我的微信号(没直接贴二维码,是因为想把输入微信号搜索也作为一个小门槛,毕竟直接扫二维码我怕我微信要被加爆了),现在也很少发了。
这样先不说能不能真正的帮你解决问题,起码能保证成员们都是真实的病友或家属,还请知道微信群的存在却无法加入的家人们多多谅解。但即便如此,还是被些可恶的人趁虚而入了,最近有热心家人私下联系我反映问题的,全是关于群内潜伏的卖药团伙的,真是防不胜防啊!
2、关于群聊
当大量带有宣传引导、误导性的内容出现在群聊中时,不仅仅影响到其他成员的观感,更是会造成真正关心骨髓瘤之家的家人离开。因为一个不关心之家的人,是不会在意那些信息的,大不了退群,眼不见为净。只有那些真正关心之家,希望在之家里“久住”的家人,才会更介意垃圾信息的存在。
所以真的要特别感谢提醒我注意、帮助我处理这些情况的家人,每次遇到潜伏在群聊中的“披着羊皮的狼”我真是傻乎乎的两眼蒙圈,脑子里快速闪过《潜伏》、《伪装者》、《谍影重重》等经典谍战片的情节,在想着该如何应对,却发现根本无法应用到社群中来。。还好有热心家人善意的提示我并帮忙收集相关信息。
很多想做社区运营的人经常问我的一个问题就是:“你们是怎么审核处理垃圾信息并避免他们出现的?”我说我们不审核,靠每天人工处理和病友举报,他们都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其实真的是这样,信任并支持平台的成员之间是可以形成一个无形的防护网的,我称之为「 自识别机制 」,一旦有相关垃圾信息产生,成员会通过举报、群聊艾特或私聊的方式反馈给管理员,帮助我们及时处理相关信息。
对此也想对那些搞药的人说:你们也有家人,请给自己剩点良心吧。
至于经常引发紧张氛围的YD药,基于我们其他几个比较成熟的病种社区运营经验,我觉得是这样的:
选择用YD或YL多是因为药物可负担能力差,对于真正有需要的家人,如果渠道、药物都没问题,其实从某个层面来说是帮助真有需要的病友。但一味推荐不适用的就另说了,甚至还有些人妄图替代专业医学人士来给人出治疗方案(买药送服务么这是[○・`Д´・ ○])。。
我们虽然只是搭了个群,看似千百个群中的一个普通小群(每位家人加入的骨髓瘤相关群应该都不止一个),但也是作为平台方,我们不能提供这种“环境”和“土壤”,也不能冒这样的风险去展示这些信息。我们力量微弱整治不了这种圈内乱象,只能尽量保证自己一亩三分地的纯净,所以只能做移除或删除处理。
希望大家理解支持哈。
3、关于App
我很喜欢做社区,喜欢那种不管对方长相声音如何,仅通过文字交流的感觉。所以在群里很少冒泡,有什么想说的我会先发在App里。
当然了,QQ 群/微信群/公众号的优势是家人们找到并加入组织的成本低,即时性强,交流方便;但劣势是不利于优质内容的沉淀,大家无法细致的分享自己的经历及经验,也无法系统的观看学习疾病知识、专家讲座。通过App,可以把 QQ 群/微信群/公众号的短板全部补齐,且没有人数上限的限制。 他们是互补的,是共同为家人服务的工具,聊天在群里,学习在App 上。
概括起来,我觉得App 的突出优势是:
♥ 系统的呈现疾病知识,便于家人们集中、快速、系统的学习,免于四处查询及甄别信息的过程
♥ 快速找到最相似的病友,便于病友在填充资料的前提下,找到最相似的人进行交流
♥ 系统的分享自己的经历、经验、知识,为其他家人的正规治疗点亮一盏明灯
♥ 详细学习他人分享的病例,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康复能力
额,好像有点自己喜欢就非让别人也要喜欢的感觉。。
个人觉得,就观察小屋群聊和App里的互动情况来说,其实大家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氛围:
“不是大家一起消极的整天讨论病情,释放压抑;也不是夸夸其谈的积极向上,猛灌鸡汤。而是去做好面对现实(不管是疾病本身,还是因疾病本身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心理建设,选定医院医生后再继续去选择相信。”
见过太多他人比本人还着急的情形,其实本意都是好的,怕新病友走弯路被耽误,但因为没有形成身份认同(毕竟不是医生),更没法承担替他人做决定的巨大压力,慢慢的也就疲了渐渐淡出了。所以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不要把病友当医生,不要把医生当神仙,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能力边界和无奈。
最后,还是那句话,我希望我做的社区像植物一样自然生长,可以吸收阳光和温热,也可以包容灰暗和阴霾。
当然,也遵循自己的生命周期,可以自生自灭。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