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在很多国家是血液系统第 2 位常见恶性肿瘤,多发于老年,目前仍无法治愈。随着新药不断问世,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迄今为止,CAR-T 治疗患者的数据表明,CAR-T 疗法可以诱导更深的初始反应和延长缓解期。
一、试验简介
评估OriCAR-017注射液在 GPRC5D 阳性的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与耐受性。
二、主要入选标准
1. 18~75 周岁(包括临界值)
2. 根据 IMWG 2014 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
3. 既往至少接受过免疫调节剂、蛋白酶体抑制剂和抗CD38单抗治疗3种不同作用机制方案治疗失败的,包括末线治疗方案复发(12个月内)、难治或者不耐受,难治包括原发性难治(患者治疗中未达到微小缓解MR或出现疾病发生进展的情况)或者继发性难治(患者在治疗完成以后的60天之内出现疾病进展)
4. 通过IHC检测骨髓浆细胞膜GPRC5D表达≥20%,具有可测量病变的多发性骨髓瘤,并至少需满足以下其中一项:
a) 血清M蛋白(SPEP)≥5g/L
b) 24小时的尿M蛋白排泄率≥ 0.2g(200mg)
c) 受累的血清游离轻链(sFLC)≥ 100 mg/L且游离轻链比值异常
d) 骨髓细胞学或流式细胞检测原始幼稚或者单克隆浆细胞>5%
6. ECOG 评分 0~2 分
7. 预计生存期大于 12 周
8. 血生化检查结果,符合如下结果:
a)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5×正常上限值(ULN)
b) 总胆红素≤1.5×ULN
c) 24小时血清肌酐清除率≥30 mL/min(采用Cockcroft-Gault公式)
9. 血常规符合以下标准(在筛选期检查前7天内没有接受过红细胞或血小板输注或造血生长因子):
a) 淋巴细胞计数>0.5×10^9/L
b) 中性粒细胞≥1.0×10^9/L
c) 血红蛋白≥60g/L
d) 血小板≥40×10^9/L
三、主要排除标准
1. 无症状性(冒烟型)多发性骨髓瘤
2. 仅存在髓外病灶的多发性骨髓瘤单独髓外软组织浆细胞瘤
3. 浆细胞白血病
4. 合并淀粉样变性
5. 多发性骨髓瘤分型为轻链型且合并髓外病灶
6. 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软脑膜疾病或转移性中枢压迫
7. HBsAg阳性或HBcAb阳性者(除非HBV-DNA<100 IU/ml或低于最低可检测值);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阳性且HCV-RNA阳性者;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者;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且梅毒TRUST(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检测阳性者;巨细胞病毒(CMV)DNA检测阳性者
8. 具有临床意义的心血管疾病,包括下列任何一种:
a) 经心率校正后的QT间期(QTcF)间期:> 470 msec
b) 纽约心脏学会II级及以上心力衰竭
c) 左室射血分数(LVEF)≤ 50%
d) 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收缩压 ≥ 150 mm Hg和/或舒张压 ≥ 95 mm Hg)
e) 有临床意义或需要抗心律失常治疗的心律失常(如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尖端扭转性心动过速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等)
f) 签署ICF前6个月内发生过不稳定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
9.既往接受过针对GPRC5D靶点的抗肿瘤治疗
四、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上海市同济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深圳大学总医院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血研所
北京高博
五、入组咨询
报名方式:加微信,备注“GPRC5D CAR-T”
排版:雨泽 | 审核:关关
相关阅读:
|